论坛资讯

治疗别人之前请先治疗好自己——谈心理治疗师成长

 
一个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总是要接访异性来访者的,遇到了正好挑战一下自己的职业成长。第一个异性来访案例即寻求督导可以证明咨询师的知行合一,这合乎咨询伦理,值得肯定。
从这个督导案例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师本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来访者的治疗是否有效果,首先取决于心理治疗师是否心理健康。如果心理治疗师的心理不健康,就不大可能解决好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如果治疗师存在某方面的心理缺陷或正被某些心理问题困扰,那又如何有解决来访者同类心理问题的正确方向与心理能量呢?
心理治疗师与一般临床医生的大不同就在于“不能带(心理)病工作”。医生带病工作是牺牲自己救人。而心理师带“工作不是救人而是客观在害人。那些期待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他人从而实现疗愈自己的,则是牺牲他人救自己,千万做不得。但这并不妨碍通过心理专业职业训练先疗愈自己,就像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一样,在心理康复之后再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事业中大显身手。
一是觉察自己从事心理治疗的动机,特别是首要的动机。如果觉得自己喜爱心理这个专业,要剖析下为何喜爱,是因为想洞悉自己与别人的心理?还是因为想促进与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者是单纯的想通过心理治疗而帮助别人?分析从事心理治疗职业的原始动机和现在仍然存在的动机处认知,是可以判断出自己的心理健康等级的。
三是觉察自己的道德健康程度,通过复盘自己的心理治疗历程,总结分析既有的心理案例,发现自己有无偏离心理的伦理规范,如果出现有违心理治疗伦理的情况,再检视是心理健康的原因还是其他功利原因。如果是属于功利原因,则是道德健康出了问题。心理治疗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狭义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更是具有仁者境界的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是健康的最高标准,道德健康与身体健康关联不大,但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才有道德健康。但心理健康的人也可能道德非常不健康。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影响因素,接受心理治疗师的系统而专业的训练是能打造一个心理特别健康的心理专业工作者。2018年国家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中也要求“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给予技术指导,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从这条明确的规定来看,不论将来是做心理咨询师还是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的系统而专业训练是每一个心理专业工作者来说的都是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