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师

Medical social workers

谈医疗机构践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职能中的关键岗位设置

医疗机构践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职能

今年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收关之年,医疗机构要是在体系建设中把握好机遇,就会形成工作的新看点。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机构的长期运用,使得各临床科室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应当进一步借疫情防控工作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关注,在进行疾病诊疗的过程中,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服务,使现代医学模式中的心理与社会医学模式落到实处。
 

从医疗机构的现实环境来讲,社会心理服务包括心理健康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两大块。从服务的专业性来说,离不开相应的专业岗位设置。医疗机构要摒弃传统的生物医学思维,改变心理咨询与治疗只从属于精神医学专业的范畴,建立起各临床专业都有与之并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体现对于疾病的合理而全面的治疗。在所有疾病发生、发展和诊疗与康复的全过程中,均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本身就存在心理原因,更需要通过临床医生的诊疗服务,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融入过传统的药物治疗、护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之中,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治疗。

诚然,与精神医学专业相比,其他临床专业与心理健康专业的交集面要窄一些。因此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科医生的业务交流会更多一些。因为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中,将各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转介到精神科就诊。
 

按延续到现有的心理门诊设置管理规定,必须配备精神科医师做,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只是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执行者。但没有设置心理门诊或心理科,就不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了吗?

 

199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设置有精神科医师、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师。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取消了心理医生职业。笔者以为,这是遵从了心理服务是各科临床医生都需要并有权使用的一种服务的科学规律。而保留了心理治疗师职业,就是要其像护师、康复治疗师职业那样,协助各科临床医生做好心理治疗服务。所以,其他临床科室或未设置心理门诊的综合门诊也应当配备有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岗位,像护师进行护理治疗一样,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从当前医患关系改善、注重患者就诊体验和满意度提升的努力来看,各临床科室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也非常必要。医务社会工岗位帮助患者解决诊疗过程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协助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护师进行心理健康与问题排查,配合医院履行维护患者权益,改善医患关系,消除医患矛盾隐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以为,利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难得机遇,医疗机构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医务人员知识更新的天然积极性,组织和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培训学习,支持与鼓励医务人员报考心理治疗师、社工师等国家资格证书,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的成长和职业化。也可以吸纳社会上的优秀心理咨询师到医疗机构工作,尤其是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较多的临床科室,配备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医务社工师,开展社会关爱服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提升疾病诊疗的疗效与患者良好的就医体验,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葛琴的2008 年 5 月的应用心理学位论文《武汉市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医务人员现状研究》: 对武汉市 76 所综合医院进行电话初筛,开展了心理卫生服务的综合医院共 17 家。对这 17 家综合医院中符合纳入标准的 6 所医院及其心理门诊医务人员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同时,对武汉市 2 所心理专科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被选择次数占选择总次数的 44.2%;心理学专业被选次数占选择总次数的 23.3%,说明在武汉市医院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医务人员大多都有临床或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在选择相应专业的人数比例上,有 48.7%的人为临床医学专业,25.6%的人为心理学专业,有 20.5%的人为护理等其它专业,15.4%的人为精神病学专业,即接受调查的心理医务人员其专业背景构成按主次顺序,依次为临床医学、心理学、其它(主要为护理专业)、精神病学专业。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医院各临床科室配备医务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是传统医学思维的一次革命,也是基本医疗保健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之后,依靠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医疗服务价值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医院服务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与优化。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要发展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很难一时突破,且精神医学人才不等于就是心理健康专业人才,而心理咨询师社会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与临床医生、护理专业人才一起,通过进一步的心理治疗专业培训能较快提升为心理治疗师,成为“双师”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

 

也许,通过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医务社工师三大岗位人才的培养与配备,能较为快速地弥补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短板,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拖后腿、甚至是起到带头作用。